墨坛库 > 武陵春 > 第22章 官服

第22章 官服


“楼庄,这可是姻缘树。你不要告诉我,你在这儿只为爬一棵树。”

        容嬅现身大慈恩寺就是为了见楼庄一面,再去求个签,结果看到楼庄买了红绸,匆匆写了字,再一溜儿烟爬上树。她好奇,便走过来瞧瞧,未曾想,把楼庄吓了一跳。

        见容嬅想要问个究竟,楼庄也生出逗弄的心思,“公主不防猜一猜”

        “我不猜!”容嬅转头就走,余光确认楼庄跟在后头,才走进殿中。

        求签的香客现下不多,容嬅跪在蒲团上,虔诚的行了佛礼。楼庄也一同跪下,偶尔信一信,也不会有差错。

        容嬅偷偷看向楼庄,见楼庄打趣的目光,于是别过头不理他,心里念叨着,佛门净地,佛门净地

        楼庄已然忘记方才的糗事,猜想着容嬅拜佛时在想些什么,想到了人,还是物,或者有没有想

        拜完佛,二人走到殿外,呼吸香烛味减少的空气,感觉畅快了不少。

        “楼庄,小满那日巳末,我和魏中书在大理寺府门外设下案牍,把收缴的田契全部归还原户主。同在的还有户部张尚书和侍郎,陛下那儿我已禀明,你一同前去。”

        容嬅的安排很是周全,这事儿本就是承德亲王做的不地道,为平息众怒,除了降税,还给来领田契的户主五十斤小米。为了防止突发变故,楼庄在旁边协助最好不过。

        小满,是作物半熟的标志,对楼庄而言,也是极其重要的日子。“我记住了。”

        走下一级又一级台阶,楼庄斟酌道,“公主和魏中书很相熟”

        容嬅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往前走,淡淡说道,“为什么这么问”

        楼庄跟上脚步,鼓起勇气直言,“我想知道。”

        “或许曾经看重过。”

        隔着帷帽上的绸布,楼庄看不见容嬅此刻的神情,淡淡的惋惜让他心中一紧。魏中书的确冠绝当世,公主爱慕过他也实属正常,可“曾经看中过”意味着以后不再会看中,自己总会有那么一丁点儿机会对吗

        一丁点儿也足够了。

        “提他做什么说说旁的。”容嬅只惋惜了片刻,随后转头展露笑颜。

        “端午将至,渭河一带有赛龙舟,公主可愿前往观赏”

        往常,容嬅都是在宫里过端午,来来回回就是那几样,也没有旁的好玩的,她对民间的端午也是好奇的紧。

        “民间端午都是怎样过的”

        “同宫里一样,包粽子,挂艾叶,编彩绳。不过民间包粽子和宫里不太相同,熟能生巧的大娘会在包好的粽子外头用彩绳儿编出各种花纹,好看极了。燕北也会,我往年吃的粽子都是他包的。”楼庄回忆起燕北第一回包粽子,用鸡飞狗跳,手忙脚乱形容不为过。后来,为了让如菁吃到自己亲手包的粽子,燕北学了很久,才练就了好手艺。

        “真想见识见识谢大人的手艺,楼庄,宫外的五彩绳和宫里也不一样吗和尚服局相比,如何”

        “手艺比不得尚服局精巧,可花样很多。”楼庄官至四品后,每年都有御赐的彩绳,图案无非只有两种。手握实权的大员,如魏玠,户部张尚书,就能得到不一样的。

        虽说图案没有新意,可也承载了陛下的看重。

        “端午那日,陛下在麟德殿设下宫宴,除了宗室,也给一些京官赐了席位。按照惯例,殿前卫大将军会在受邀之列,咱们便在开宴前回宫。”容嬅算了时间,端午晚没有宵禁,酉时开宴,看完龙舟,时间足够回宫。

        “延龄也同去。”容嬅补充道,延龄常常在王府,甚少出门,端午还不是酷夏,她身子能受的住,多出来走动也是很好的。

        楼庄点头,“悉听公主安排,我驾车便可。”

        当天得到回应的楼庄,一晚上都没有睡着,枕下的凤血镯子被他拿出好几回,反复摩挲,他觉着又近了一步。数了数银钱,觉得还差了许多,“再努力一点。”他自顾自说道。

        燕北在军器监越来越忙碌,还不到几日,图纸画了好几张,刀模、剑模做了好几个,人也消瘦了许多。

        楼庄心疼燕北,照着膳食方子,早起给燕北炖补汤喝。燕北边喝边说,“楼哥哥,我在军器监干活一点都不累,比工部自在了许多。”

        “你都瘦了,多吃点。”楼庄给燕北碗里夹了几块鱼肉,又说,“不过瘦了还是有点好处,我帮你看过喜服尺寸,你这样刚好能穿上。”

        楼哥哥到底是觉得他瘦还是胖燕北百思不得其解,架不住楼哥哥投食的热情,瘦下来的燕北又多吃了几块肉。

        “楼哥哥,这两日我觉得有点儿怪,军器监的官换了好几拨,虽说不干我的事,可心里头总会多想一些。”

        “多想少说是好事,只管干好自己那份活,天塌下来了,都不会有事。”楼庄知道是怎么回事,按照容郇下达的名单,容桓这几日,夜间和张德豫领着殿前卫四处抓人。识时务的,当场告发了承德亲王,还能留下一条命。不听劝的都关在大理寺的牢里,事情完了,查抄家产,一同问斩。

        “嗯,楼哥哥,我知道了,去上值了。”燕北抓了个馒头,往马厩去把自己的马牵出来。走近看旁边的马槽,小白真能吃,自己那份吃光了,还欺负起乌骓来,乌骓竟然还“愿意”受着。马儿想什么,燕北不懂,只要他自己的粮够吃就行喽。

        二十日,容郇在朝堂之上,郑重下诏书,由中书令魏玠宣读,诏书列出承德亲王十大罪状,最严重的几条莫过于:谋逆,贪污受贿,欺压百姓,草菅人命。

        至于草菅人命,容桓查出容珖院子里多名婢女或死,或被卖到平康坊。他把这些年轻的女子从平康坊带出,去掉了贱籍,给了银钱,还指了一条生路。

        这份诏书引得朝野震惊,得知承德亲王,世子容珖皆伏诛后,原先口头支持过旧法一成不变的官员不敢出声,只求这把火别烧到自己。

        与承德亲王同路,较有实力的一些保守派官员,原先就认为承德亲王的做派早晚会玩火自焚,于是早就在暗中划清界限,保全自己。

        除了这份诏书,魏玠暂领礼部,南平郡王容桓晋为亲王让官员们惊讶。魏中书管中书省大小事务,掌握了决策权,权势鼎盛。加之礼部虽不大,可主持考试,接待外邦一些重要大事都由礼部承办,这样看来,魏中书的权力又增加了不少。

        承德亲王一死,宗室领头恰好空缺,可紧接着南平郡王升任亲王,补足了这个空缺。而在之前下达的限时移交土地诏令,南平亲王是坚实的拥护者,如此,南平郡王和魏中书的关系便耐人寻味了。

        魏玠接过礼部后,下了朝,颁布了第一条诏令,布告张贴于长安城四通八达、人口密集处,魏玠还让驿站胥吏将诏令传达各州县,立即执行,不得有误。

        有识字的百姓,将布告上的字念给周围的人听,说是科考加试,最后一堂由皇帝监考,来考试的学生必须住在礼部安排的驿馆客栈中,饭食免费供应,学生不得私自外出联络高官。

        来考试的也有部分是穷学生,知道这一消息,欢呼雀跃,省下来一大笔住宿饭食费用。

        官府先后张贴了两张榜文,除了诏令,便是罪己诏书,皇帝陛下坦言没有统率好宗室,酿成大祸,被承德亲王抢去田契的百姓,小满那日可以在大理寺外凭户籍重新得到自己的那份土地。大理寺还设下办事处,秉承皇帝旨意,接待前来状告京官的百姓。

        “早就听过中原皇帝诡计多端,收买人心一套接着一套,果然如此。”茶楼雅座旁的窗户打开,便可以看到布告牌子周围百姓聚集议论。头发卷曲,眸子墨绿,粗犷长相的波斯商人对这一阵仗有点儿不满。

        “稍安勿躁,计划才刚开始,承德亲王和容珖死了正好,咱们再从宗室里找听话点儿的。”身着绯红官袍的年轻男子,与波斯商人

        背向而坐,正吹开杯中茶叶,细细品鉴。

        “杨度就那样死了,大理寺一点儿动静也没有。”波斯商人有点儿着急。

        “原本以为容桓会顺着杨度查到多吉,看来也不过如此。”

        “别小看他,指不定有什么后招,说不定已经开始怀疑我们了。时间到了,我走了。”年轻男人放下茶盏,提走桌上木箱,从荷包里掏出几个铜板,匆匆离开茶楼。

        与此同时,紫宸殿里,魏玠和容郇品茶交谈,楼庄站在一旁候旨。说是候旨,容郇半天也没下具体诏令,楼庄只好干等着,可谈话听着听着就不对味了。

        “老师,为什么不把承德安插在各部的官员胥吏全部移除朕不解。”

        容桓照着名单,把人全部抓获,结果魏玠又暗中告诉容桓,有几个官员假装放出,要人监视着。

        “斩草除根容易,这份名单虽然是真,可到底有多少,尚未得知,倒不如把这饵放出去,说不定能钓到大鱼。”魏玠根据线报,得知了承德亲王贪污受贿的具体日子和过程,所以容郇才要楼庄夜探承德亲王府,搜走证据。

        可根据楼庄从大理寺拿来的涉案官员供词,这些官员并无交叉,走承德亲王的门路是旁人教的,至于是怎么教的,这些官员也说不清。有说,是暗器投放到府中,有说是官服里平白无故出现了写有门路的法子,有的说,是路边的乞儿送的。

        “老师是怀疑,除了承德亲王,还有人操纵”

        魏玠点头,“陛下,其中情形到底如何,还得观望。改革不是一日就成的,还需要时机和耐心,陛下做的已经很好了,先帝也会为陛下而感到宽慰。”

        得了魏玠肯定与鼓励的容郇,心里十分欢喜,可仍旧面不改色道,“此事能成,除老师和南平亲王,殿前卫占据首功,楼庄,你立了头等功劳。”

        “陛下谬赞,此乃臣应尽之责。在承德亲王府打草惊蛇,未曾抓到和承德亲王秘密交谈的黑衣人,是臣失职,还请陛下降罪。”

        “朕爱惜你,这件事不怪你,你保重自己就是对朕最大的回报。”

        对容郇而言,楼庄没被伤到要害,还能为大邺尽忠,便是万幸。

        楼庄自然是心中感动,往日受先帝恩惠,现在又受陛下厚待。

        之后,容郇要进德带楼庄去库房里取赏钱。原来候旨是这层意思。楼庄得了30两和二匹绢,张德豫20两,其余副官10两,参与的殿前卫兵人均3两。30两银子沉甸甸的,楼庄心里高兴的很。

        同样高兴的还有魏玠,如今紫宸殿里主事内侍只剩下进德,还有三保,多余的人终究被送走了,再也没有人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


  (https://www.motanwx.cc/mtk60382380/42219191.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