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收养请走正规渠道[八零] > 第17章 第17章

第17章 第17章


红石山小学就建在红石村里,这个村子处在地势平坦的地段,周围临近的村子又多,修路也方便,辛镇周边的村庄打算建小学时就选了这里。

        按理说这个村子应该相对富裕才对,可是正相反,辛镇下属的几个贫困村里就有红石村一个。

        毕竟不依山不临水的,各种资源都不如其他村子获取方便,在确定设为小学前一直都是默默无闻。

        村里既没人发了家出名的,也没有犯的事出名的,除了穷苦了些。

        直到空降一所政府搭盖的小学,各处开始修路,很是热闹了一阵。

        等学校建成了许久,别的村的人都有来推车摆摊兜售东西的,他们村的人才反应过来,有样学样,多多少少借着光也多了些热闹和生意。

        不过就是这样,依旧摆脱不了每年评定贫困村时他们村上榜。

        七叔跟她提起这个村子时,也感觉这村子属实老实,当初□□时,就他知道的村子,除了柏林村,当属红石村安稳没出乱子,在外人看来,红石村在某方面也算是个奇怪的村子。

        俞白听着林采枝介绍着石小学,一路走进村子,远远就能看见小学升起的红旗。

        林采枝比林友霖早入学两年,可惜等到两人同一年级时,林采枝干脆就不上了,留级两年最后跟她小她三岁的弟弟一个班上学,她脸还往哪搁?

        这所小学建成没几年,小学的六个年纪都有设立,但一二年级人最少。

        说起原因很实际,不少人家里都是大的教小的,一二年级学的东西简单,但学费学杂费跟高年纪的比的一点没少,导致不少人选择从三年级入学。

        红石小校盖的都是平层矮楼,毕竟他们这还处在地震带上,大震没有但小震难防。

        教学楼围成一个口字形,老师的办公室设在拐角处,一个老师担多科,一个老师教多年纪,这都是常态。

        除了三年级班级最多,有三个,其他年级都是两个班,每个班三十人左右。

        冬天所有人挤在一个不大的教室里,只一个火盆挨一挨也就过去了,就是夏天热劲起来太熬人。

        大多“自学成才”的学生只要通过入学的三年级测试,及格就能上。

        不过跳三年级的多,这一下子跳到最高的六年级的还是头一次见。

        空室里,邱主任将手里六年级的卷子递给三人,发卷时还着重的看了一眼林采枝。

        她这个刺头他还记得呢,跟她弟弟正好相反,林友霖老实听话从来没捣过乱,还是年纪最小的五年级生,成绩一直很好,等两个月后开学,正好升入六年级。

        对比她弟弟,这林采枝的光荣伟纪的多了,什么打架、欺负同学、指使同学给她做值日,涉及范围比校规还广泛,脑子灵活,就是读书不行,现在还来跳级?她四年级还没够上吧?

        有些头疼的移开视线,被教导主任热情注视的林采枝松了口气,他这么一直盯着看,她脑子就剩一片空白了,还咋及格?

        邱主任看向两个眼生的学生,柏林村十里八乡谁不知道?一提到这个村子谁都能说上好一阵关于他们村的事。

        村长林梁亲自来给几个孩子报到名,估计那刺头亲姑娘只是顺带,这俩孩子才是正头。

        也不知道这大些的女孩子是林梁的哪个亲戚,这长相也太好看了些。

        往那一座倒不像是学生答题,倒像是文人临摹,端坐在那就跟别人不同,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养出来的孩子。

        邱主任忍不住打量了一遍教室里的四个孩子,就是最瘦小的那个男孩,五官也是耐看。

        难不成果真像他们同事传的,这柏林村的人祖上有灵,点了块风水宝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然他们村出来的人都长得比柏河外的人好看些?

        不过这小姑娘太好看也不一定是好事,像林采枝长得就好,刚入学就有手欠的男生凑上去,结果被揍得哭爹喊娘,一想到这他头又有些疼了。

        邱主任走下讲台,走到两人身边扫了几眼卷子,发现两人都答得很快。

        一眼看过没见到有错的,忍不住点点头,宽心的不少,老师对好学生总是不同的。

        其实这次测试就为了走个形式,一般不要错得太难看,将学费学杂费交了,都能让学生来上学。

        不然一个及格测试能卡掉一大批的学生,三年级的教室也不用占三个了。

        但是六年级的毕业班,两个班都是他带上来的。

        这一届的学生质量比往届的都好,知道学的人多,混日子的少。

        他还指望着这届毕业生能多几个人那道去镇上初中的名额,到时他能沾光借力升上一升。

        关键一年可不想让些不确定的因素(林采枝:你暗示谁呢?)影响了整体,所以即便是林梁特意来了一趟做了保证,他还是亲自来学校过目一遍这三个学生。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墙上的老式挂钟哒哒的声音响起,收上三人的试卷,俞白几人坐在座位上静等出成绩。

        林采枝交了卷子,立刻屁股离凳,探头将脑袋凑到俞白耳边小声嘟囔。

        她这次答题全程可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确保每一个空都答上了,虽然不保证对吧。

        俞白想了想,问她几道默写的答案,还有数学的简单计算,林采枝表示基本交卷那刻就忘光了。

        俞白无法,只能安慰她说语文都是最近复习过的课文古诗,数学也并不难,及格想来没事的。

        榆谨之坐在林采枝的后面座位,看着某学渣忐忑不安的表情,他其实都记住了题目,但为了能让她多体验一会此时忐忑的心情,他还是不要说了。

        这套六年纪的基本科目卷子,邱主任刚做过,所以过卷子很快,墙上挂钟的分针还没滴答几下,分数就已经判好了。

        看着邱主任拿着卷子站了起来,林采枝下意识咽了口口水。

        她这次出发前可是跟家里打了保票的,要是没过这脸就丢大发了,而且万一真没及格,她还怎么跟俞白一起?

        到时她岂不是成了孤家寡人,每天就只能看着俞白和那个死小鬼成双入对双宿双飞,从此忘了跟她的

        俞白坐在前面等着公布成绩,突然感觉背后传来一阵阴风,回头就见林采枝一张放大的怨妇脸,克制了一下自己的手,最后还是忍不住一把盖住她的头按了下去,这样看着舒服多了。

        邱主任也没卖关子,直接将卷子递给他们,俞白最先看到自己的成绩,红笔画出的大大的九十四分,没有满分预料之内。

        之后教室的几人就听到一声尖叫,林采枝站起来挥舞着她的卷子:“六十六分!这数衬我啊!我及格了!”

        做为三人里成绩最低的那个,也是最兴奋的一个,直到出了学校,俞白见她的劲头也一点没下来,当时她一声尖叫把台上的邱主任下了一激灵。

        “不过能全部通过,确实值得庆祝一下。”听到俞白的话,榆谨之嘴里的话拐了一个弯:“不如去辛镇的初中看看吧?顺便去百货大楼买些东西。”

        终于听到他嘴里吐出句人话,心情正好的林采枝也点头同意。

        俞白看了看天:“今天有些晚了,去镇上一来一回也要时间,明天?”见几人都没意见,俞白转头问林友霖附近哪里有卖吃的地。

        林友霖看了看路两旁:“平常学校开学,附近小摊贩还有几个的,但是现在放假

        哦对了,这附近还有一家小卖铺,他们家是村里人开的,就在这条道上。”说完带着几人往那走。

        林采枝对学校的印象还停留在两年前,小卖铺应该是最近新开的,这条黄土路也铺了层细石子。

        几人绕过几个摆在道边的草垛,一个门口种着柳树的人家支着玻璃窗,一个四方的小窗口前堆满了花花绿绿的小食品。

        登上几节石砖垒成的台阶,林友霖晃了晃窗口的铁铃铛,先是一阵狗叫,过了一会一阵脚步声快速靠近。

        一个身穿背心的男生快步走了过来,见是林友霖有些意外:“还没开学你咋跑这来了?”


  (https://www.motanwx.cc/mtk34804650/44770064.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