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收养请走正规渠道[八零] > 第57章 第57章

第57章 第57章


从过年之后王娣每时每刻都在思考解决的方法,可眼瞅着考试就要进入倒计时,愁的嘴角起了一圈燎泡,还是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

        她甚至鼓起勇气去请教同桌跟老师,但是每个人将的听了一遍,回来还是不会做。

        她听班主任讲过,只要各科平均上了八十二,大致就能排进镇里的第一中学,县里的就不要想了,只要能上了镇里的第一中学,学费住宿费就能降到最低。

        要是门门都能上九十五,一切费用全免,经济困难的还会额外补贴粮票。

        但是她也就想想罢了,能在一年日夜不缀的学,考上八十已经是极致了。

        就是勉强考上,学费虽然低,但生活费跟路费,她还要再申请住宿

        可是她要去哪得来那笔住宿费和伙食费?就找到了杂工挣了钱也不会有粮票买粮,食堂是要交粮票跟大米的,让她到底上哪去找上哪去能找到

        王娣的同桌看着她额头不停冒出冷汗,手底下的笔尖早就把纸划破了,忍不住拍她肩头,这怕不是着了魔了。

        其实不只王娣一人这个状态,随着黑板上三十天倒计时越来越少,升学考试的话题被提到了越来越多。

        一些心里素质不够好的同学,无论学习好坏都开始焦虑,担心发挥不好,害怕去的路上下雨摔倒,害怕第一次去县里学校考试找不到地方。

        就连一向大大咧咧的林采枝也上了火,放假也不拉着俞白到处跑了,改拉着她做题默写,生怕考不上就自己被落下。

        其实俞白觉得这些题目反复都是一个样子,翻不出什么花样,根本没什么可做的。

        但是四个人里除了她心态良好,其他人或多或少都被班里的气氛感染。

        平常下课都会跑出去疯玩的人也能坐住了,毕竟能坚持到现在的人没有谁不想考个好成绩。

        看其他初中毕业的学长就知道,比起小学毕业的水平赚得多的不是一点半点,正所谓前期投入越多,后期收获越大。

        班里多数人家家庭条件还是比较好的,想着培养下一代去城里吃公粮,不要再像他们一样一辈子在土里刨食吃。

        当黑板上的倒计时从两位到个位数再到零时,往日热闹的教室已经空无一人。

        所有人怀着各异的心情前往考场,全力以赴后只要静待考试结果就好。

        “不是说一个月出成绩吗?这才过了二十天怎么就通知返校了?”

        俞白几人再次坐上这趟前往学校的班车,身上都换了清凉的装扮。

        “老邱说是最迟一个月,二十天也差不多了,也不知道我能靠多少分。”

        “一考完我就脑子一片空白,早忘了考了啥了,听天由命吧,大不了再读一年。”

        “你都十五了,再读一年不就十六了,到时候初中毕业上班就十□□了,成老姑娘了。”

        “你才老,懂什么你,你姐我可定一次过,要是考不上就怪你的乌鸦嘴!”

        榆谨之一手撑着下巴,看着车窗外无数次擦肩而过风景,眼睛却瞄准了玻璃上倒影的那个瑟缩的人影,注视的眼冷冷的不含一丝情绪,像突然想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弯了下嘴角。

        蜷缩在角落里的王娣只感觉后背一凉,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明明是大夏天的中午,她却没从外界感受到一点温暖。

        回想这二十天是怎么过的,她就感觉冷意已经冻结了她的五脏六腑。

        那个满嘴黑牙,腿一长一短的四十岁男人,眯缝的眼色眯眯的打量她。

        身边的父母奶奶就像货物一样推销着,试图将她的身价太高些,给他们王家唯一的命根子王迎宝多攒些家底。

        她全程不敢透露出一丝反抗,更不能告诉他们自己的打算,真实的感觉到没有人会理解她为她考虑,他们眼里只有那个流口水的弟弟,能靠的只有她自己了。

        俞白听着沸腾欢快的聊天声,教室里不少人都上前跟她搭话,想到以后可能就不会再见,俞白也难得耐心一一应答。

        班里孙嘉一伙踢足球的男生推推搡搡凑到俞白面前,拿着信纸交换联系方式跟签名。

        拿到俞白签名的男生立刻傻笑着离开,生怕别人看着自己的红脸招来一片嘘声。

        不只是一班,隔壁二班也有不少人趴在窗户上往这看。

        林采枝捅了捅俞白,怪声怪气的提醒:“咱家小白就是招人喜欢,低年级的学弟还有传纸条给我的,外面再多来几个,玻璃恐怕都要被压碎了。”

        还真不是她夸张,门窗的玻璃坚实度有限,平常打闹就常有弄破玻璃被罚的,这要是承受不住压迫碎了也是情有可原,毕竟玻璃是无辜的不是。

        被几十双眼睛注视的俞白依旧是那个表情不变,熟练的将递到面前的信纸、卡纸还有作业纸一一写好祝福语,签上名字。

        一开始只有同班同学互相交换联系方式,她也就将村里的固定电话写上了,后来发现数量超出了预计,这要都写上,村里的座机恐怕要打占线。

        俞白听了二花的建议,索性用祝福语搪塞过去,得到回应的一众同学也都高高兴兴收下。

        毕业班的同学大都是十岁出头的年纪,都处在感情懵懂充沛的时期,不少人因为即将的分别哽咽流泪,又对即将迎来的初中生活满怀期待。

        他们似乎都对俞白这样,学习好、长得好、家庭好的女生有天然的好感期望,不限男生。

        对于俞白这种各方面碾压同龄人的,女生反而不会心声排斥,差距能够度量时或许会因攀比产生矛盾,但差距无法测量难以跨越时就只有仰视、向往的份了。

        比起害羞踌躇的男生,同性的女生反而更放得开,同学之间原本张不开的嘴没说出的话,现下都可以随心所欲。

        教室外的科任教师们也乐得跟学生们一起闲聊,老邱还特意分给俞白这边一个眼神。

        “不用说也知道没在看我。”林采枝有些泄气,别看她考完之后就跟没事人一样,她这是破罐子破摔。

        反正考完啥样就啥样了,烦恼也没用。

        不过她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学鸡,身边却有好几个学霸小伙伴。

        不幸身为垫底的吊尾车,林采枝只求能够上辛一中的分数线,反正她老子有钱,够分多花点钱好了。

        要是钱不够大不了让她爹跟俞白借去,大不了以后从她工资里扣,就当提前预支了。

        昨天才听到林采枝一番豪情壮志的林父闷了一口酒,脱下鞋就跟她娘来了个男女混合双打。

        班里开心亢奋的气氛一直持续到校长张贴出成绩名单,操场里喇叭一喊,所有人都一窝蜂的涌上了操场。

        在小土堆讲台一侧,唯一一面涂了黑漆被圈起的“布告栏”上,两张一米长的红纸,黑色的硬笔字清晰的写出名次、姓名还有分数。

        俞白跟榆谨之不用往前挤,隔着布告栏还有几米远,就听到有同学叫她们的名字。

        其实俞白已经知道自己跟二花的名次分数了,但是林采枝问起时二花说不知道,她也只好配合他表演了。

        不过电话里听到是一回,真的亲眼看到红纸黑字上写着的名字时,俞白被周围欺负的恭喜声包围,感觉其实上学也没什么不好的。

        新鲜出炉的辛镇第二名榆谨之,辛镇底二十二名俞白,第五十五名林友霖。

        除了他们几个,在镇排名前一百中还有七个都是他们红石小学的,别小看这十号人,前三届加起来也就他们这一届的人多。

        各项资源偏向严重,比起他们这些还要兼顾家里跟农务的村里孩子,城里的学生优势高出许多,这就是现实。

        邱老师几个同事站在树荫下感慨,他们一年只有一次机会去城里学校学习交流,说是学习交流,实际他们每个人都是带够了笔加满了墨水,空着的本子去,黑着手回来。

        一天六节课,手写到抽筋,本子未干的墨水印得手指斑驳。

        每次回来的车上,老师们都在叹气,但第二天还要强打精神给孩子们上课。

        “希望这姐学生去了别处读书能快些适应。”

        “这届学生比之前的素质都高,不用多担心,不都是这么过来的。”

        “也是。”


  (https://www.motanwx.cc/mtk34804650/44176694.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