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古代奋斗杂记 > 第5章 李秀莲的想法(晋.江首发)

第5章 李秀莲的想法(晋.江首发)


石孙氏跟她媳妇石钱氏两人对看一眼:她们没想到自家闺女(孙女)是个如此有志气的。

        事已至此,小孩都已经被先生请进学堂了,她这束脩不交也该交喽!

        不然总不能不让小莺去学堂了吧!

        他们当然知道上学认字是好事儿,要不然他们怎么会手里一有点闲钱就让小林小树去上学呢!

        虽然小莺刚开始也吵着要去上学,他们不愿意主要是她们没见过小女孩也要去上学的,二来也确实心疼那一点束脩。

        可既然人家私塾的先生都让小莺进去了,并且听小林说小莺在里面的表现很不错。不都是为了孩子吗?!既然她小脚都没裹,也不差这一个了。

        三个大人不约而同地想到这个方面,又想到小莺的做法,都是感到又好气又好笑。

        这小莺啊……

        一个小女孩,比男孩子还能折腾。

        石媖知道她们最后会妥协,既因为这家的大人都是仁慈宽厚的,只不过是从小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认识不到一些事情,可对于真正的孰是孰非来说,他们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自己跌判断力在的,虽然不知道能持续多长时间。

        而且,石媖本人也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

        头一天的上午,她去私塾,没进去屋子,那她就趴在窗户外面看。教书的先生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身骨单薄,眉目清明,言行举止竟隐隐有大家风范,他给石媖留下了一个“世外高人”的印象。

        那正在看学生练大字的先生乍一和窗户外面趴着的石媖对上眼,便有些怔愣。

        而后反应过来,出了门。

        “你这小丫头,在此处是何用意?”

        “我也想要和哥哥们一块上学。”

        “这学堂里没有女子上学,你且家去吧!”

        “可我要是上的话不就有了吗?”

        “先生,为什么不让女子上学堂啊?我感觉我比我两个哥哥还聪明呢?”

        先生语塞,女子不入学堂,古来便是这样,倒有那大户人家请了教书先生在家里教学公子小姐的,可没有听说过有哪家小姑娘跟着一块在大学堂里的。

        童言无忌,这倒叫他如何回答?

        “先生,读书便是读书,为何有这么多的规矩?是你上学的时候先生教的吗?”

        这时读书学子多学习儒家经典,他们应该知道“有教无类”。

        石媖以为,这“类”既包括富贵与贫穷,聪明与愚笨,高贵与卑贱,便也该包括男子与女子。

        先生心下自省:这……他的先生倒是没教过。

        他自己平常也是觉得“不需拘于时”,做学问的人哪来恁多规矩!

        规矩?

        是了。

        茅塞顿开,先生直直地让石媖入了学,也没提束脩的事儿,并为方便管教,将其安排在前排座位。

        石媖学的倒也用心,不是为了融入这里,而是因为只有你了解的足够多了,以后想要做些什么方面的事儿才能对症下药。

        石老大家既然同意了让石媖入学,石老大便又背了大半袋子小麦过来,有个七八十斤的样子,用来作石媖的束脩。

        这下,石媖更是名正言顺地出入学堂了。

        这半袋子小麦是从石孙氏那两亩薄田中出来的,石家二婶子李秀莲知道了这事儿,就去找石家三媳妇田桂英,三弟妹家有两个闺女,比她还多上一个。

        都是她的孙女,没道理只给老大家的出粮食吧?

        寻了石田氏,李秀莲说明来意,本以为这三弟妹会跟她一样迫不及待,她觉得平常这三弟妹比她还精呢!

        谁料那三弟妹不紧不慢地边纳着鞋底子,边跟她说:“二嫂,老大家的就会惯着他们那个闺女!前两年不让裹脚,现在又跑去跟一帮小子上学,哼!上学,她能上明白什么学!”

        “现在不管好她,一个小姑娘跟个男孩似的,看长大了可怎么办!二嫂你还想让你家兰花跟着一块去上学,你不怕有人在背后说闲话吗?”

        反正她是不会让自家两个闺女去上那什么学堂的。

        没听过那句老话嘛,怎么说来着?好像是“女子无才便是德”。

        这女子呀,没有那什么“才”,就有更多人满意了1。

        亏她原来还以为这二婶子是个聪明的,现在看来也不过是个笨到家的!

        李秀莲被弟妹这样一噎,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吃了两句呛,皱着眉头回家去了。

        回到家中,看见自家大闺女石兰花这才想起来:不对啊!要按照田桂英那样说,石老大家的巴巴给人家送去几十斤小麦,反倒是他们还吃亏了,可这识字不应该是个好事儿吗?

        李秀莲心里嘀咕了两句,等石老二石大海回来后又跟他说这事儿,石老二没什么想法,李秀莲说什么他都应着好,最后李秀莲有些毛了,直骂石大海是个哑巴。

        石大海:他又怎么了……

        心里有了想法,李秀莲便总是念念不忘。恰逢一次她带着石兰花一块出门,经过那私塾,瞧着自家闺女那羡慕渴望却又不声不响的样子,她心里难受:自家老二今年七岁了,跟大哥家的那个小姑娘一样大,也已经送到学堂去上学。大闺女比老二就大了一岁,平常最是老实听话,不知道比老大家的那个闺女强了多少倍,凭什么她能上学,自家这么好的闺女不能上学。

        李秀莲从小也是穷着长大的,不是没有经过少年时代,她知道识字的重要性,又想起了前两年老大家的姑娘没裹小脚,自家姑娘那时就已经裹了小脚,在人家旁边难受的样子。

        她非要让自家闺女裹小脚,可若不是有这个必要,谁会让自家闺女受这么大罪啊!

        不行,她也要让自家的姑娘上学。

        三弟妹当日说的是个什么歪理!

        她就不信,等以后自家闺女识字了,不知道会比大字不识一个的姑娘强到哪儿去呢!

        她还想等家里两个儿子长大了找个会识字的姑娘做媳妇哩!

        想得倒是好,可李秀莲也知道这偌大的村里到现在也不过就一个大哥家的闺女去上学堂了,别的女子是再也没有了。

        不过等下自家的闺女也会去的。

        不知不觉,李秀莲已经坚定了让大闺女石兰花也去上学的想法。


  (https://www.motanwx.cc/mtk14327072/42867896.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