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第五百九十章 死亡峡谷

第五百九十章 死亡峡谷


  赵充国爽朗一笑:我知道有一个人,非常非常的合适,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丙吉大喜,忙问是谁。

  赵充国又一笑:这个人就是我,老臣赵充国!

  丙吉当场傻眼。心里暗想:天子派我来让你选人,你怎么选中你自己了。你“德高望重”岁数大,是天下公认的老国宝,国宝怎么能上战场呢?你听说过熊猫上战场的吗?你听说过东北虎上战场的吗?不是我说你啊,“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当然丙吉心里这些话都没有说出来。他只是个传话的人,任务就是老老实实、原原本本的把话传给皇帝,然后由皇帝来决定。

  而皇帝刘病已一听,自然万分惊讶,但他也没说什么。而是让丙吉再跑一趟,去问赵充国第二个问题:“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

  丙吉无奈,只好再跑一次腿。

  赵充国听到刘病已的问话,立马说出一句名言。这句名言我们今天还在用,而且还用的很频繁,但恐怕很少人知道,这句话原来竟是赵充国的首创。

  这句名言就是:“百闻不如一见”。

  短短一句话,道出了赵充国的人生态度与行事风范:听得再多不如亲自跑去看一看,所谓实事求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

  后世大天朝的太祖就很喜欢这句话,据说他在读《汉书赵充国传》的时候,在正文旁“密密麻麻”加了很多圈注。关于边疆问题,他应在其中受益良多。

  说完这句名言后,赵充国让丙吉转告皇帝:“今臣尚在都中,无从遥决,臣愿驰至金城,熟窥虏势,图其地形,并为攻讨方略,俱奏上也。羌戎小夷,逆天背畔,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

  刘病已听完赵充国的话,笑了,大笑,笑完只说了一个字:“诺!”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赵充国身为一个熟知边情的国宝级煊赫宿将,他完全可以留在长安遥控调度、出谋划策,可他仍以老迈之躯,远涉关山,坚持去前线视察,了解情况,亲自指挥,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让皇帝非常欣赏与感动。

  赵充国,真有你的,朕看好你哟!

  是年四月,赵充国正式领兵西征,满朝文武都来送行。有几个老友心中不舍,甚至一路送出长安四五十里,终至离别之际,有人就问赵充国:老爷子年纪这么大了,而且也“功成名就”,为何不好好在家颐养天年呢?就算还想为国效力,也可以只派你的儿子赵卬去嘛,何必亲自出马呢?

  赵卬是赵充国的长子,时任右曹中郎将,他文武双全,颇有韬略,此次也有随父亲出征。

  这位赵卬,正是赵家未来的希望。

  在刘病已之前,中郎将仅为高级郎官的虚职,并无兵权,如袁盎、苏武等。但刘病已进行了改革,中郎将成为了统率羽林军的中央高级军官,部下有数千宫廷禁卫、精锐骑士和武林高手。而右曹则为内朝加官,即在内廷又兼掌奏章秘书之工作。由此可见赵卬手握中枢,执掌重大,为皇帝宠信之人。

  然而,赵充国闻言却拔刀出鞘,指天大笑道:“老夫虽老,然老夫之宝刀未老也!今西羌为乱,局势甚是复杂,非持重之将毋能平之。而持重之将,天下无逾于老夫者矣!”

  是啊,小将有小将的好处,老将有老将的好处。小将如十八岁之霍去病者,好处在于其轻锐;老将如七十六岁之赵充国者,好处在于其持重;二者虽相差六十岁,但都是国之名将。

  当然轻锐一不小心就可能转化为冒进,持重则一不小心就可能转化为保守,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关键就看个人的修行了。而赵充国对自己的修行,从来就很有信心。

  于是帝国各路大军源源不断发往前线,赵充国坐镇在金城郡慢慢等,等兵力达到一万骑的时候,他终于决定动手了。他是不轻易动手的,一旦动手,则必有万全之准备,其一招一式,都是大家风范。

  赵充国命令,先让三校兵马衔枚夜渡,至黄河西岸后立即在对岸安营扎寨。这是为了防止大军贸然渡河被羌人半济而击之。

  然后,赵充国等到天色已亮,对岸营寨已经扎稳,这才率领大军依次渡过黄河。保险,非常之保险。

  等到大军全部顺利渡过黄河,赵充国又四面派出侦骑,探查敌踪。很快有人以旗语回报,说在附近发现了一支百余人的羌军小部队,貌似也是侦察兵,怎么办,打不打?

  有几名校尉闻信立刻跳了起来:“送上门的肉包子,干嘛不打?先打它个下马威再说!”

  赵充国赶紧拦住他们,道:“吾士马远来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我闻击虏当以全歼为功,小利不足贪也!”

  于是大家只好忍住贪念,老老实实坐下来接着等消息。

  过了会儿,侦骑又来回报,羌军百名侦骑自行退去,不见踪影,又言前方四望峡内并无敌兵把守。赵充国听罢,大喜狂笑,这次轮到他跳了起来:“哈哈哈,吾知羌虏不能为兵矣!”

  四望峡在青海省乐都县与民和县接壤之处,如今叫做老鸦峡,但见奔腾咆哮的湟水正从中间穿过,两壁悬崖陡峭无比,传说只容单骑通过,且不时有滑落的巨石砸死行人之虞。

  更有乡民夸言,往年青海人多用毛驴驮运东西。凡赶驴穿越此峡者,必须在几里之外大声呼叫,看对面有无来人,如无回声方敢前行。万一两驴在峡中对面相逢,双方只有讨价还价,将一方的毛驴推到悬崖下的湟水中去,否则谁也别想通过。

  四望峡,真乃死亡峡也!

  如果没有慎密的侦查,以及超强的魄力,哪个指挥官敢率兵走这条路?

  然而,赵充国这些都具备,所以他根本无需长途绕道,与羌兵一路纠缠,只直接挺进就好。于是汉军将士们饱餐战饭,静候天晚,这才潜师夜进,顺利穿越了四望峡。然后一路远布斥候,行必有备,止必坚营,终以“无懈可击”之超强行军,成功抵达西部都尉府(在今青海民和南,属金城郡)。


  (https://www.motanwx.cc/mtk131837/7400097.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