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第三百五十章 三鼎甲

第三百五十章 三鼎甲


  在大汉皇朝,每个县令的心中,每年的头等大事,就是向长安报账,算术不好,连账目都做不清楚,一旦送到长安,那马上就要被开革!所以,各地郡县的司马、主薄,一般都是算术好的人出任。

  更何况,解出几千士子都解不出的题目,就算没有朝廷的特殊奖励,这件事本身,也有很大的乐趣与成就感,那种被人崇拜的感觉,就足以鞭策士子们去“苦思冥想”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都知道要抓紧时间,很快就“心领神会”的陪笑了几声,然后立即赶回家中,去计算那第三题了。

  肖望之看着这些,平日里再熟悉不过的友人,竟然在些许浮名面前,“一哄而散”,心中也不由得叹息了一声:“此情此景,真是应了圣人(孔子)的话呵!礼乐崩坏,人心不古啊……”

  然后,他坐上自家的马车,道:“给我快马加鞭地赶回家!我可不能落在他们后面,一定要尽快解出来!”

  ………………………………………………

  日落之前,三个考场所有的试卷,全部搬到了刘病已的寝宫之中。

  石显跟张彭祖,各自带着十几人开始阅卷。

  阅卷速度还是挺快的,因为前面四题都有标准答案,对照一下,就知道对错。至于第三题,刘病已吩咐,有写了答案的,直接送他面前。

  花了两个多时辰,几千份的试卷,最终被审阅了一遍,最终,答对二题的人有七十八人,答对一题的则有好几百人。而在第三题下面写了答案的,居然也有几百多人。

  在第三题下面,写了答案的的卷子,首先被送到了刘病已的面前。

  刘病已一看,都有些惊讶了。自信的人,还是挺多的嘛!但翻开试卷,刘病已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一连看了十几分卷子,都是些不知所谓的家伙,在上面随便写了个答案,什么解题步骤,思路一概没有。

  不过,这却也是此时算术的风气了。

  然而,这些人,刘病已看都不看,他们其他题目的答案,统统贬落。原因很简单,这些家伙,一看就知道是在投机,刘病已怎会给他们投机的机会!换句政治正确的话来说是:汉家天子不需要人品不好的官员!

  一连贬落了一百多人,刘病已的心都有些烦了,这时候,一张写满了文字的试卷,出现在刘病已眼前,让他总算有了看的欲望。

  一看考生名字,刘病已咦了一声:“疏受?”

  再看内容,刘病已顿时哭笑不得了。

  这上面那是什么算术题目的解答啊,分明就是一篇拍马屁的诗赋,文章先是从刘病已出这个题目说起,一直引申到了三皇五帝,上古贤圣们的行为,用词华丽而篇幅优美。

  “果然不愧对诗词歌赋有研究!”刘病已笑了笑,将这张试卷,悄悄的塞进自己的袖子里:“马屁拍的不错,算你过关了!”

  身为上位者,需要有三种人辅佐。

  一种是直言不讳的臣子,如后世唐朝贞观年间的魏征,唐太宗李世民,就说过他是朕的一面镜子……

  一种是能将事情干好的臣子,讲谋略,做事有方法、策略,能贯彻和执行君主的意志。如高祖皇帝时的陈平就是此类……

  最后一种就是会拍君王马屁的,还能拍到点子上的,后世乾隆皇帝时的和坤大人,就是个中翘楚......

  作为穿越者,刘病已实在太清楚,在这个西元前的年代,神化君主的力量和作用到底有多大了。

  别的不说就说秦末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不过是两个农民,也知道“弄虚作假”。来借神明之力推动大家起事;英明神武如高祖皇帝,也要搞出一个“斩白蛇起义”的把戏来在自己身上弄出神圣的色彩......

  最终,刘病已将所有答第三题的试卷看完,绝大部分都是些不知所谓的内容。虽然没有人答对,但也有那么几个人,能提出解题的思路。且不论他们的思路对不对,最起码,人家这份专业、严谨的态度就应该得到奖赏,于是刘病已就将这几人的卷子留下,其余的尽数嫡落。

  然后,刘病已就将张彭祖、石显二人叫进内殿之中。

  “考过本轮考举的士子,分列为甲乙两榜,朕认为将录取人数,控制在百人左右为妥……”刘病已“直截了当”的道:“凡是能够答对二题者,列为甲榜,甲榜前三者,朕将分别谓之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甲榜其余人等可称为进士,余者列入乙榜,……”

  张彭祖、石显二人以疑惑的眼光,问向刘病已:“陛下请恕臣等愚昧,不知这状元、榜眼、探花、进士有何用意?”

  “朕知卿等不明其中之意,朕只说一次,卿等听好了!”刘病已笑道:“应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合起来岂不是状元!元为在,眼在下,能中三鼎甲,还怕没有桃花运么!进士一词则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卿等明白了!”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张彭祖、石显闻言,心悦诚服的拜道:“陛下‘博学广闻’,臣等唯顿首而已!”,

  刘病已环视二人一眼,问道:“以诸卿之见,谁人可得甲榜第一?”

  张彭祖跟石显对视了一眼,这个问题就有些难以回答了。

  七十八名士子之中,有贵族,也有寒门,而且因为成绩几乎相差无几,所以没有一个准确的评判标准,这样一来,你说张三是第一,他认为李四是第一,想要界定清楚,还真的挺有难度!

  况且文人们是个什么脾气,谁不知道?平日里为了一点虚名,都能斗个“你死我活”,更何况是这象征着第一次考举的状元荣誉?

  不用去想也知道,不管状元郎的名誉,最后“花落谁家”,另外七十七人都不太可能服气!

  石显低头思索了一下,向前一步,出列拜道:“陛下,臣以为洛阳人郑志当为第一!”

  “郑志?”刘病已想了想,吩咐道:“将他的卷子拿来!”

  “诺!”一旁伺候的石显点点头,立即从七十八份试卷之中,取出一份,递到刘病已手中。


  (https://www.motanwx.cc/mtk131837/7399857.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