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余素心杨广 > 第164章

第164章


原来,我们的将来,在你眼里,还不如一个姓陈的!

        你就不肯为我,稍作退让?我可以给你,所有你想要的!

        他压抑着满腔翻滚的热血,看着素心,咬着牙,不让自己说话。

        素心今天被大起大落的心情,折腾得精疲力尽。她站在艳阳下,开始觉得耳朵里传来“哗哗,哗”的回音,眼前有点点金星飞舞。

        听不到他的回应,也看不到他的神情,素心觉得自己支撑不住了,她恍恍惚惚地冲着杨广点点头,象抽筋一样扯了扯嘴角,转身走向大门。

        提着一口气,素心目不斜视,数着自己的心跳声,在江都人来人往的街道上走着,慢慢踱到一间酒楼门前。

        这酒楼看起来有点眼熟。

        她低下头,想了想,决定进去,随便吃点东西,补充体力。

        酒楼里宾客满座很是热闹,素心被店小二招呼到一个角落,听说要和两个商旅模样的人搭桌。她愣了一阵,客气地笑着拒绝了,和店小二道个歉,说回头再来,然后脚步漂浮地离开。

        刚走出门口,有人挡住前面的路,遮住了光线。

        她闪开,想绕道而行,那人轻轻说:“饿了?我们一起吃点东西吧!”

        素心抬起头,茫然地看着杨广,一时不明白他怎么会在这里出现。

        “你还是那样的性子,说不上几句,就要走。”

        没有哪一个男人可以容忍这种事的。素心比杨广还清楚这点,所以,她不认为还有什么好说的。

        杨广苦笑:“从认识你那天起,我就中了你的蛊毒……大哥认输了,你高兴了吧?”

        啊?素心无法理解他的大转变,也不相信他会不介意。

        “你都说了,世间上,哪有完美的事?嗯……我信你,还不行么?”他支吾着说。在素心离去的那一刻,他忽然觉得自己很傻,为了一个外人,值得吗?先把她留下来,再说……她这一走,以后再难想见。

        只要她留在这里,日后随便用什么法子,都可以让他们见不上面……

        他就不相信,在自己的地头上,还怕了一个陈凤启!

        象听到天籁之音,笑意不知不觉在她脸上绽放:“大哥,我也是急,没把话说清楚……”

        杨广抬起下巴,笑道:“有话,留着将来,慢慢说。这会儿,大庭广众的,我们还是先去吃饭吧!”这两个引人注目的人,堵在酒楼门前,已经让他很尴尬了,她居然还要摆开来继续讲!

        经他一提醒,素心登时一额汗,偷偷望望周围的人,忙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赶快走到大街的对面去。

        过了几天,杨广开始让她进入晋王幕僚的核心,成为低调不大露面的人物。她的主要的任务是保障王府饮食安全。

        满怀内疚,素心多次尝试去找凤启,总也找不到。发信到余杭郡,犹如石沉大海,渺无音讯。

        晋王杨广中毒一事,还没有完。

        从那些被抓获的人身上,不难查到他们的来历,都是来自并州的人——幕后之人,不言而喻。

        御医和内使回到京城,也不敢张扬,暗地里向皇帝皇后如实禀告。至于为何秦王妃崔氏也弄到同样的毒药,交由皇上自己去处理。

        那帮人,由独孤皇后亲下密旨,就地秘密处死。

        他们的花名册将被编入北伐军中阵亡的名单里。

        整件事,被皇帝勒令低调处理,不可张扬,不得留底。

        因为,北伐已经开始了。

        公元五九九年,春季,二月,大军挥师北上。

        尚书左仆射高颖,从朔州道(山西朔州)出发;右仆射杨素从灵州道(宁夏灵武)出发;上柱国燕荣从幽州道(北京)出发,同时攻击都蓝可汗。

        汉王杨谅统领三军,但他驻并州(山西太原)指挥,并没有亲临军营,而是用一种很奇特的方式,来遥控战场。

        当时,隋帝国为了这次北伐,几乎是集中了全国的精锐部队。决心一战告捷,要那些如狼似虎的突厥人从此不敢贸然来犯。

        杨素高颖等人的威名,把都蓝可汗汗帐里上上下下都镇住了。经过商议后,他们决定,去和达头小可汗联合起来,缔结同盟,一起去突袭背叛突厥的突利小可汗(安义公主的丈夫)。

        在隋军到达之前,三股突厥军在长城下会战。

        突利小可汗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溃败。带着送婚持节长孙晟等五人,仓皇逃到长城以南。安义公主一时下落不明。

        都蓝大可汗把突利小可汗的所有兄弟子侄杀光,突利小可汗的部从一散而光。

        突利小可汗逃到伏远镇附近,沿途集结了以前的部从骑兵数百名。长孙晟提议到大兴去觐见隋帝,定能得到庇护。

        这天夜里,突利小可汗和部从们商量:如今我们只剩下几百个人,把安义公主也丢了,即使见到隋帝,他也不过把我当作普通人而已!而达头可汗和我无怨无仇,如果我向他投降,他一定会收容我们。

        长孙晟在帐外听到他们的商议,忙命心腹赶往伏远镇,让守镇的将领燃起紧急烽火。

        突利可汗忽然看到,四支烽火冲天而起,就问长孙晟原因。

        长孙晟说:“我们国家的规定是,两柱烽火,为普通敌情;敌人人数稍多,就是三柱;四柱烽火,就是发现敌军大队人马!啊!如今是四柱,定是守边的将士,发现了敌人大军逼近!”

        突利可汗大惊,失色道:“追兵来得这么快!我们赶紧进城躲避!”

        于是,长孙晟带着他们入伏远镇暂时投靠隋政府。

        同时,派人十万火急把情况上报隋帝杨坚。

        杨坚命长孙晟带突利可汗到京城朝见。

        前方在打仗,后方的各股势力也忙得很。

        汉王的崛起,让晋王一党的人都感觉到了逼在眉睫的危机。

        刚好,那时中书省正在大力弹劾,杨勇的亲信——左卫禁军大将军元旻,说他凡事曲意奉承太子,意在托付前程。

        皇帝起初并不在意。直到有一天,正在仁寿宫的皇帝杨坚,被宫人告知,太子的亲信裴弘,趁进宫觐见皇上之际,暗中把一封信,交给元旻。

        连自己身边统帅禁军的将领,都和太子勾结!

        杨坚大怒,当庭咆哮:“难怪!朕身在此处,一点点小事,东宫都会知道,消息灵通得比驿马还快!原来是这个恶棍泄漏!”

        他立即下令,命武士就在禁军行列中,逮捕元旻。从他身上,搜出杨勇的亲笔信,信封上还写着:“毋使人见”这四个字!

        元旻的好友,右卫禁军大将军元胄,他也是杨勇的亲信。当时他正在交班离开,元旻被捕时,向他投去求援的目光。

        元胄抬起头,被杨坚阴森森的眼神吓得浑身哆嗦,忙单膝跪下,大声说:“皇上!臣刚才没有立即走,就是怕元旻突然发难!”

        杨坚冷哼一声,喝令把裴弘和元旻二人,投入监狱。

        杨坚更叱令元胄配合其他官员,一起彻查太子私通皇帝禁卫军的逆案。

        独孤皇后得知此事,穿上最隆重的凤冠霞披,到杨坚面前,跪请杨坚正式把废立太子一事,提上议程。

        这些消息,通过各种途径,传到江都。

        江都城里,繁花盛放,暖风袭人来。


  (https://www.motanwx.cc/mtk10085089/24638721.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